很多夫妇在生育孩子后,认为性生活做避孕很麻烦,想做永久性的避孕工作。因此,一些妇女想到了宫内节育器。宫内节育器是非常安全和经济的。但宫内节育器作为一个整体比较复杂,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其中的原理。那么,宫内节育器的避孕原理是什么?一起来了解。
宫内节育器在局部工作,主要通过干扰子宫内膜的生理状态,阻碍胚泡在子宫内的正常着床和发育,达到避孕的效果。具体原理如下:
首先,宫内节育器可引起局部组织感染,但这种感染不是炎性感染。感染后会有大量白细胞渗出,子宫内液体发生变化,蛋白质和非蛋白氮含量增加,导致胚胎着床困难。
其次,含有药物的节育器会使子宫内膜变化逐渐缩小,导致妊娠着床后没有办法正常着床。同时身体的宫颈粘液会变厚,精子将难以运行。
最后,宫内节育器还会损伤子宫内膜,释放前列腺素,导致子宫收缩,降低受精卵着床的概率,降低受孕的概率。
1、注意补充营养。上环后应注意饮食,适当增加营养,特别是油腻的食物,多吃含铁量如瘦肉、猪肝、猪腰肉,增加蔬菜和新鲜水果。
2、适当休息,避免过重的体力劳动,以免引起环和出血。
3、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如果环后月经量明显增加,月经期明显延长或经常有少量的出血和严重的腹痛,腰酸这些都是不正常现象,应当到医院。
4、注意阴道出血和挂断电话,如果发现阴道出血较多,超过两次,小于正常经血出血很长一段时间,月经周期的变化应该是明显的去医院检查。前三个月,但也经常注意环脱落。
5、注意卫生,避免感染。环后每天清洗外阴,保持清洁,不要坐浴,2周2周不知道,避免感染。
6、定期检查。一般环第一止回阀后第一次月经后的环,二是在环3 - 6个月后,第三次检查在12个月后。
【以上内容转自“39健康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如需转载请取得39健康网许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