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偏瘫症状及分类

健康 笑医笑在线    2023-12-08 08:30

偏瘫又叫半身不遂,是指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它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一个常见症状。

在临床上偏瘫有四种表现形式:

轻偏瘫:在偏瘫极轻微的情况下,如进行性偏瘫的早期,或一过性发作性偏瘫的发作间歇期,如不仔细检查容易遗漏。

弛缓性偏瘫:表现为病人身上一侧上下肢运动障碍,并伴有明显的肌张力低下,肌麻痹明显。

痉挛性偏瘫:一般是由驰缓性偏瘫移形而来,其特点是明显的肌张力增高。病侧上肢的伸肌群及下肢的屈肌群瘫痪明显,而病侧上肢的屈肌群和下肢的伸肌群肌张力显着增高,故表现为上肢屈曲,下肢伸直,手指呈屈曲状态,被动伸直手有僵硬抵抗感。

意识障碍性偏瘫:表现为突然发生意识障碍,并伴有偏瘫,常有头及眼向一侧偏斜。

偏瘫有哪些分类

完全性偏瘫

是指一侧中枢性面神经、舌下神经及上下肢的瘫痪,瘫痪的程度完全,肌力为零级。

不完全性偏瘫

是指一侧轻度的中枢性面神经、舌下神经与上下肢瘫痪,按程度可分为1~4级。

均等性偏瘫

指身体一侧的中枢性面神经瘫痪、中枢性舌下神经瘫痪和中枢性上下肢瘫痪的程度相等。不管是完全性偏瘫或不完全性偏瘫,此三部分的瘫痪程度总是相等的。

均等性偏瘫多见于内囊的损害,因为内囊是运动纤维的集中处,在内囊发生较小的病灶就可损伤通过内囊的所有运动纤维,出现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均等性偏瘫。

此外,均等性偏瘫亦可见于皮质下白质较大的病灶损害时。

不均等性偏瘫

指中枢性的面神经瘫痪、中枢性舌下神经瘫痪、中枢性的上肢瘫痪及中枢性下肢瘫痪的程度不相等。是皮质下白质病变的特点。根据病灶发生的部位不同而出现的不均等的偏瘫亦不同,一般分为两种情况:

以面神经、舌下神经和上肢为主的偏瘫:可见于前中央回下2/3的皮质下白质损害时,常见于脑血管病、肿瘤、脑脓肿、脑炎、脑脱髓鞘性疾病及脑外伤等;

以下肢为主的偏瘫:可见于前中央回上1/3的皮质下白质的病变。主要表现为下肢的瘫痪程度重,而上肢及面神经、舌下神经瘫痪轻。

【以上内容转自“笑医笑在线”,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如需转载请取得笑医笑在线许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延伸阅读:

 

责任编辑: 吉熟

责任编辑: 吉熟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飞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