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今天6岁10个月19天。能抽出一些时间的话,找个晴朗或多云的周末,带着孩子开始一段说走就走的旅行,不需要带过多的行装,不用带太多多余的玩具,旅途上给他寻找各种的乐趣,信手拈来的一些玩物,大自然中最不缺乏的就是乐趣。
首先,第一个去了也是白去说法,最为普遍。不只老一代的父母会如此,身边的很多年轻朋友,也同样抱有这样相同的想法。可是和中国的家庭教育最核心的问题一样,这些都是父母的想法,并没有从孩子的感受、需求动身。
父母的有用论和无用论譬如弹钢琴是有用的玩沙土就是没用的学冰球是有用的捉迷藏就是没用的补习班是有用的过家家就是没用的下围棋是有用的玩积木就是没用的沿着有用论的思路,旅行,就是瞎玩儿,既考不了级,也没证书,既加不了分,也不能算一种特长,当然是没用的也就不值得花费时间和精力。
孩子生长过程中,语数英的知识,钢琴美术体操的技能,这些是硬功夫;性格、情操、眼界、心理等等,则是软实力。就同一台电脑一样,硬件固然十分重要,但其核心的竞争力其实是软件。软实力,最重要、最核心、最能影响发展、最能够营造幸福人生的一个关键因素。
事实胜于雄辩
有那么一个人家境良好,品学兼优,大学毕业以后,留在了自己的家乡工作。过了几年,很想要独自去南方闯荡,却迟迟不能够成行。后来,听说他自己不敢去南方的最大原因,竟然是一直以来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家乡,惧怕一个人乘坐火车。
不能够十分绝对地说,命运受锢于自己小时候没有去旅行。但是他曾经有去旅行过的话,至少不会害怕坐火车,不至于会害怕面对陌生环境,不至于因为畏惧陌生的心理,丧失了改变自己人生的勇气。这正是第二个使家长受到困扰的原因,危险。旅行,就会有。
意外有风险。会有一些吃不习惯的饭菜,会有一些等不到的班车,会有一些磕磕绊绊,甚至会生病和缝针…但是这不正是旅行的目的所在吗?不是想要让孩子更坚强吗,不是想要让孩子会处置困难吗,不是想要让孩子幼稚生长吗?
旅行,就是一个无法替代的生长课程
几乎所有的家长,和孩子一起旅行之后,都会发现在这么短短的一段时间,孩子有了很大的变化—这,就是旅行的魅力和其魔力所在。最后,想对嫌麻烦的家长说旅行是加强家庭凝聚力的最好时机。平时,工作忙,心情差,没有时间陪家人和孩子。而现在可以有一段十分完整的和家人在一起度过的时光,没有工作的牵绊,是一件多么甜蜜和惬意的事情啊。
当然,如果在旅途之中,还不时地查看邮箱回复邮件,开着电话会议又不停发着微信,那的确会觉得孩子闹,嫌孩子烦。正说明家庭旅行的关键问题在于大人,而非孩子。要改变的正是家长自己的心态和做法。
带孩子一起去旅行的好处
谈到旅行的好处,很多人都会提到锻炼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性,学习多种文化的知识等等。确,这些都是带孩子一起去旅行的好处。但是在这里想说的另外一种。那就是对于孩子多元价值观的建立。人的一生之中,有一个特别特别大的敌人,需要我去消灭。名字,叫做狭隘狭隘,对于一个国家,会造成闭关锁国;对于一个民族,会造成夜郎自大;对于一个人,则会造成自以为是而这三个层面的结果呢,则是落后,则是狂妄,则是愚昧。
还记得鲁迅的《阿Q正传》里,这样十分生动地描述了狭隘的用三尺三寸宽的木板做成的凳子,未庄人叫‘长凳’也叫‘长凳’城里人却叫‘条凳’想:这是错的可笑!油煎大头鱼,未庄都要加上半寸长的葱叶,城里却喜欢加上切细的葱丝,想:这也是错的可笑!然而未庄人真是没有世面的可笑的乡下人呵,竟然没有见过城里的煎鱼!
大到宗教的矛盾,国家的纷争,民族的仇恨,小到邻里的纠纷,婆媳的争斗,很多都和各自的狭隘价值观有重大的关系。如果我解决了每个人都可以按自己的喜好来煎鱼,切葱丝,坐凳子,也就天下太平,国富民安了
那么,怎么让孩子拥有多元价值观呢?一是阅读,二就是旅行。读万卷书,不能死读,那是呆子;行万里路,也不能白行,那是贩夫。读书要学会思考,旅行,也要深度旅行。两者结合,才会真正发生作用。
【以上内容转自“三优亲子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如需转载请取得三优亲子网许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延伸阅读
TOM2022-07-05 17:5707-05 17:57
TOM2022-07-05 17:5707-05 17:57
TOM2022-07-05 17:5707-05 17:57
TOM2022-07-05 17:2607-05 17:26
TOM2022-07-05 17:2507-05 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