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比如跑着步时关节突然咔嚓响一声
比如翘起二郎腿时关节在某一瞬间卡住了响一下又没事儿了
再比如在爬山时
尤其是下山时关节沙沙作响
我们脆弱的膝关节到底是怎么了?
这些“咔咔”声是它在预警吗?
指导专家: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骨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王文
膝盖为什么会“咔咔”响?
关节腔是负压密闭空间。如果受到牵拉或屈折时的拉力值超过腔内负压值,关节内就会产生一个腔隙,周围气体会快速向腔隙扩散,与关节液一起震动,从而发出“咔咔”的弹响声,比如掰手指发出声音。
在医学上,这种“咔咔”响被称为关节弹响,一种是生理性弹响,另一种是病理性的。
大多数弹响属于生理性的,不会伴有其他不适,对膝盖本身没有危害,不需要特别处理,也不必过分担忧。
一般来说,生理性弹响的响声清脆、单一、不重复,常在关节受到突然牵拉或屈折时出现,可伴有关节轻微疼痛,但弹响后关节常感到轻松。
如果发生频率较高,对生活有一定困扰,可注射玻璃酸钠,增加关节润滑,或吃氨糖等膝关节营养品,对症状有一定改善作用。
生理性弹响
关节活动时,关节面之间、软骨垫与关节面之间、肌腱和关节囊之间等等位置,总会发生摩擦而发出声音。
当关节触动的时候,关节滑液中还会有一些气体,这些气体产生气泡,就会出现响声。
在大部分人身上,这种声响不明显。但是那些长久保持一个姿势,例如坐的人,关节间产生的润滑液更少,更容易听到弹响。
如果身体有一段时间静止不动,当我们恢复活动时,肌腱韧带移位,肌腱韧带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也会发出声响的。
引发病理性弹响的原因
1、关节软骨磨损
在关节表面有关节软骨,这是重要的结构,关节软骨光滑且有弹性。
从幼儿时期关节软骨厚度大,但随着年龄增长厚度会逐渐变薄。随着人们使用、做剧烈运动以及体重增加,再加上受到外伤因素,可使得光滑软骨发生磨损,表面变得毛糙,甚至使得关节软骨表面皲裂和脱落。当屈伸关节时可听到明显的咔咔响声,特别是上下楼梯和蹲起时,同时伴有剧烈疼痛。
2、髌股关节紊乱
平常见于支撑带挛缩、髁浅平、高/低位髌骨者。膝前弹响,声音清脆或低钝,频率高,伴有摩擦感或捻发音,髌骨勾当度差,髌周有压痛,研磨及阴抗试验都呈阳性。轴位片可以表示髌股关节适配差,正位片可以看到高/低位髌骨。关节镜可看到髌骨外倾或半脱位较多见,髌股关节面有软骨退变。
3、髂胫束挛缩
膝关节伸直时发生弹响和错动,发生频率高,无痛。关节内结构正常,系髂胫束张力瞬间变化导致胫股关节撞击。
髂胫束紧张时,随着屈膝会沿着股骨外侧髁向后移,当髂胫束拉直、紧张后,就会与外侧髁摩擦,在膝关节屈曲20 °-30°时,摩擦最明显。反复、过度的磨擦,会刺激髂胫束及其内侧滑囊组织
这个症状主要是肿胀,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多数是可逆的,多出现在髌骨(俗称膝盖骨)上方大腿前侧,休息后便可缓解,甚至消失。
慢性肿胀常见于两个膝眼(指膝盖下的凹陷处,形似膝盖的眼睛),这是由于髌骨下方的脂肪组织慢性增生而突出。
5、半月板问题
半月板损伤是经常出现的一类膝关节问题,大多是因为各种体力活动引起的。可能是前面讲过的过度运动,也有可能是长期的从事劳力工作,导致膝盖长期受到符合,膝关节反复磨损,最后就导致半月板越磨越薄,最后引起疼痛、行动不便。
半月板磨损是难以自愈的,只能依靠医学手段来缓解症状,然后配合康复治疗等,来促进恢复,如果是一些磨损相当严重的人,可能就要考虑置换人工膝盖了。
6、滑膜软骨瘤病
病因尚不了然,多继发于膝关节外伤,临床少见。弹响低钝,髌上囊或髁间窝可摸到质地坚硬的肿物,可能伴有关节交锁和屈伸受限。若是钙化严峻X光可以看到,MRI可以确诊。关节镜下可以看到滑膜增生、钙化,嵌顿于关节间隙,摩擦或撞击软骨。
如何保护膝关节
1、规范日常生活习惯,不要跷二郎腿,也不要过度运动,登山攀岩,蹲坑时间不要太长,平时女性在家做家务,也要记得不要长时间蹲跪在地,要呵护膝关节;
2、适当减肥,减少上半身尤其是腰腹部的赘肉,这样膝关节的压力也会减小很多;
3、少穿高跟鞋,多穿有弹性的鞋子,鞋垫选择楔形鞋垫分散受力,然后平时运动前记得热身,有条件的可以选择戴护膝;
4、进行必要的肌肉锻炼,尤其是膝盖周围的肌肉,中老年人建议尝试打太极、八段锦,年轻人要注意腿型矫正,可以尝试坐位体前屈,也可以借助弹力绳来矫正;
5、秋冬季节注重膝盖的防寒保暖工作,远离潮湿环境,避免膝盖受阴寒刺激,引起疼痛。(通讯员:孙冰倩)
【以上内容转自“39健康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如需转载请取得39健康网许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