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生后的身体非常的脆弱,护理不当就会感染某些疾病。虽然说母乳可以增强宝宝的抵抗力,是营养丰富的天然食品,一般靠母乳喂养的宝宝身体抵抗力比较强。不过宝宝还是很容易感染一些病菌,所以需要给宝宝注射疫苗。给宝宝打预防针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宝宝受到某些病原体的感染,增强宝宝的身体抵抗力,一般都需要给宝宝打预防针,但也有一部分妈妈选择不打。很多的宝宝打完预防针后会出现发烧的症状,这时候妈妈们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宝宝打预防针后发烧怎么办呢?,小编告诉你。
宝宝打预防针后发烧怎么办,爸爸妈妈对这些一般都是略知一二,甚至一窍不通。不过,看了下面的教程,你就知道以后该怎么做了。
防疫针都是由细菌、病毒或其毒素制成的,尽管对这些致病因素进行了灭活或减毒处理,但都是一些异性蛋白或带有抗原性的物质,对人体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因此,宝宝打预防针后,就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局部或全身反应,其中发热是最常见的反应。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预防接种次数的增多,发热也会更加强烈。
对大多数婴儿来说,低热更为常见,一般不需特殊处理,1-2天后自行缓解。也有少数婴儿反应较为强烈,有时体温超过39°C,可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全身反应,这时应休息,注意水分的补充,可用温水擦浴,必要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小儿退热片、美林、百服宁等退烧药。如果打预防针2-3天后仍有发热,可能继发感染,应急时到医院就诊。
接种疫苗后可能会出现一过性发热,一般情况下低于38.5度,但也有个别的情况可能会超过这个温度。如接种疫苗引起的发热,可给予退热处置就可以,不需要口服感冒药。但也有接种疫苗后合并病毒感染所致的上呼吸道感染。那么这个时候看是否伴有流涕、鼻塞或打喷嚏等感冒症状,或咽部有无充血等,如有这些症状可以口服感冒药的。
1、少穿衣服,给孩子散热。传统的观念就是孩子一发烧,就要用衣服和被子把小孩裹得严严实实的,把汗逼出来,其实这是不对的。小孩在发烧时,会出现发抖的症状,父母会以为孩子发冷,其实这是因为他们体温上升导致的痉挛。
2、帮孩子物理降温,有以下常用方法:
①头部冷湿敷:用20℃-30℃冷水浸湿软毛巾后稍挤压使不滴水,折好置于前额,每3-5分钟更换一次。
②头部冰枕:将小冰块及少量水装入冰袋至半满,排出袋内空气,压紧袋口,无漏水后放置于枕部。
③温水擦拭或温水浴:用温湿毛巾擦拭孩子的头、腋下、四肢或洗个温水澡,多擦洗皮肤,促进散热。
④酒精擦浴:适用于高热降温。准备20%-35%的酒精200-300毫升,擦浴四肢和背部。
⑤补充充足的水分,不要随便吃药。高热时呼吸增快,出汗使机体丧失大量水分,所以父母在孩子发烧时应给他充足的水分,增加尿量,可促进体内毒素排出。
宝宝发烧也是常有的事,一般情况不严重的话,就采用一些物理的治疗方法就可以缓解了,爸爸妈妈们一定要了解一些宝宝发烧的应急方法,以备不时之需。宝宝发烧的时候可以通过少穿衣服进行散热。另外还需要进行降温。宝宝打预防针是为增强宝宝的抵抗力,防止病菌的感染,不过打完预防针后,很多的宝宝会出现发烧的现象,这些都是很正常的反应,是由于预防针引起的,一般不需要担心,宝宝的身体会自行调理。也可以吃一些退烧药帮助宝宝退烧,如果宝宝还是持续不退烧的,就得及时就诊。
【以上内容转自“三优亲子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如需转载请取得三优亲子网许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