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人在日常生活当中经常会出现心慌、胸闷、气短等不适的症状表现,做心电图或心脏彩超等检查的时候,会发现是房颤所引发的。房颤是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患者容易出现一些危险,所以要引起重视。那么心脏有房颤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第一、高血压
高血压是导致房颤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很多患者在长期血压升高的情况下,左心室会逐渐的增肥变厚,心房的压力会有所增加,慢慢地会引发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进而房颤就可能会形成。
第二、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是由于体内过量的甲状腺激素,对心房肌肉产生毒性作用所引发的,有一些甲亢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房颤,所以有的患者在患上房颤之后,有必要进行甲状腺功能方面的检测。
第三、肥胖
肥胖的人往往呼吸道会比较狭窄,在睡眠的时候容易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而在呼吸受到影响的情况下,心脏的压力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由此房颤就可能会形成。
第四、患有一些慢性心脏方面的疾病
心脏如果出现了器质性的病变,特别是患上了缺血性心脏病,有二尖瓣关闭不全或狭窄、肥厚性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心肌淀粉样变性等疾病的情况下,心脏房颤的发生几率都会有所增加。
心脏房颤之所以会形成,和很多方面因素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建议患上房颤之后千万不要轻视,要积极寻找引发房颤的根本原因,并根据房颤的具体情况,选择更为有效的办法进行控制。不然房颤进一步发展可能会诱发心衰、血栓等出现,直接危及患者生命。
【以上内容转自“有问必答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如需转载请取得有问必答网许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