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心脏健康从娃娃抓起,未来三年将在穗推行“心安”校园行

健康 39健康网 2021-08-03 14:56

你是从几岁开始了解心脏功能?心脏出现问题会有怎么样的表现?一旦发生猝死,你是否掌握了急救知识?“通过前期对学生群体抽样进行心脏预防评估后发现,虽然没有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问题,但有80%的孩子存在心功能代偿不足。”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预防评估中心副主任、心内科黄慧玲副主任医师表示,一旦突然开展高强度运动,极有可能导致意外发生,因此尽早对学生群体普及心脏安全的基本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8月1日,中国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论坛暨广东省医学会心力衰竭论坛在穗举行。黄慧玲等心内科专家在广东启动“心安”校园行活动,计划用3年的时间面向广东省的大、中、小学生、学龄前儿童;硕士及博士研究生;青年教师、辅导员等人群,帮助学习和了解心脏的基本功能、心血管危险因素、猝死的风险及预防、如何科学运动以减少运动相关猝死风险等心血管健康等基本知识,借此促进心脏安全理念在校园内的推广和实施。

中国儿童和青少年的运动不足比例高达80%-89%

在我国城乡居民疾病死亡构成比中,心血管病占到首位,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保护心脏健康迫在眉睫,每日保持运动锻炼无疑是最佳的方式。但有数据统计显示,在我国儿童和青少年的运动不足比例在80%-89%之间,“学生们需要运动锻炼来强身健体,但不合理的运动方式、强度以及心脏本身的异常,又可能导致心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黄慧玲介绍,学生群体对自身健康的关注程度远不如其他年龄阶段人群,时有心血管意外事件发生,对健康造成了较大的威胁。

为此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预防评估中心联合了广东省多家医院,预计在未来三年定期在学校、学院、机关部门等开展健康讲座,定期推送心脏安全科普知识,开展心脏健康问卷调查,自愿建档等,出版科普丛书,促进心脏安全理念在校园内实施。

“心安”校园行分三步走

黄慧玲介绍,本次“心安”校园行是“心脏安全行动家”系列活动之一,将首先启动“走进校园”计划,先从大学开展、逐步推进到中学、小学,从科普讲座到概念教育,注重安全体育的内涵发展,将心脏安全理念融入到教育中,让更多的学生群体了解心脏,知晓猝死的风险及运动与猝死的相关性,重塑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不单单是让自己养成科学运动的生活方式,还要带动更多周围的人重塑健康的生活方式。”黄慧玲指出,我们将在校园普及“运动处方”的理念,教会学生了解心率、测量脉搏和血压,并学会使用运动手表(或手环)把控运动强度,避免过量运动或过强的运动可能带来的不良事件。

最后,还将收集健康信息,建立“心安”档案,在参与人自愿前提下,通过个体问卷调查和健康体检,项目组将为其建立“心安”档案,进行心血管危险因素及猝死风险评估,对参与者存在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健康指导,并及时筛选出高危个体,及时引导至专业机构进行深入评估,对异常者制定个体化的“运动处方”并进行动态个体化随访。(通讯员:彭福祥、梁嘉韵)

【以上内容转自“39健康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如需转载请取得39健康网许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 4126TJ

责任编辑: 4126TJ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