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取肾植肾一个切口完成,中山一院肾移植团队创新术式成功“拆弹”

健康 39健康网 2021-07-24 13:51

近日,50多岁的许先生在肾动脉分叉处长了个动脉瘤,由于肿瘤位置特殊且造成血压持续升高,成为身体内的一枚“定时炸弹”,瘤体随时可能破裂,另一侧完好的肾脏也将受累。

为此,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移植科邱江教授团队迎难而上,组成“拆弹部队”,利用首创的经腹膜后腹腔镜切肾、同侧半月线切口取肾的手术方式,利用同一切口取肾移肾,以最低的创伤成功切除动脉瘤,为患者保住了肾脏功能并加快其康复。

“不定时炸弹”累及5条肾脏分支动脉

前一段时间,年过五十的许先生发现自己的血压持续升高,便去医院检查身体,一查发现病因出在了肾脏里长了个动脉瘤,比较特殊的是,这个动脉瘤的生长位置非常不好,在肾动脉分叉的地方,累及到了5条肾脏分支动脉。

团队成员中山一院肾移植科李军副教授表示,对于肾动脉瘤最首选的处理方式是“放支架”,可防止动脉瘤日后破裂,但是许先生的动脉瘤长在分支动脉上,目前没有这么细的支架无法植入,若用微创介入的治疗,5条肾脏分支动脉都会受到影响,肾功能保不住,考虑到上述情况,辗转了几家医院,医生都表示最好先观察,但一想到这个“不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破裂引起大出血,许先生便夜不能寐。

再经过多方打听下,找到了邱江教授。

3D打印重建肾动脉瘤实体模型,精准设计手术方案

邱江教授介绍,对于这种分支部位的动脉瘤,只剩下开刀手术的方式了。但传统的开刀手术方式是经过腰部或者上腹部切口先将肾脏取下来,在离体状态下切除动脉瘤,重建肾血管后再移植回髂窝处。这样就需要两个10-15公分的切口才能完成手术,对于患者来说创伤较大。

邱江教授用3D打印技术重建了患者肾动脉瘤实体模型

怎么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中山一院肾移植团队在综合讨论后,决定采用经腹膜后腹腔镜手术方式联合下腹半月线切口取出肾脏,同时利用其自体的髂内动脉在体外修复肾动脉,然后再经同一切口将肾脏植入体内。

据悉,这也是邱江教授团队首创的手术方式,好处在于只需要开一个8-10公分的切口就能完成取肾、体外切除动脉瘤,再植入肾脏整个流程,避免了腹部肌肉神经损伤,符合微创原则,切口变小,也减少了术后感染等风险。

手术进行中

为了让手术更为顺利,邱江教授还利用先进的3D打印技术重建了肾动脉瘤实体模型,精准了解动脉瘤与肾动脉分支位置关系,手术当天,肾移植团队进行了肾脏和自体髂内动脉段切取、离体动脉瘤切除、五支肾动脉分支重建、自体肾移植四个步骤,历时7个小时完成手术。

术后第一天,许先生即可下床活动,仅在下腹部留下了一个手术伤口,术后彩超和肾功能提示自体移植肾脏功能完全恢复,而一直困扰他的血压问题也恢复正常。

首创新术式,同一切口实现取肾和植肾

据悉,经腹膜后腹腔镜切肾、同侧半月线切口取肾是中山一院肾移植科邱江教授团队首创的取肾方式,相比于传统的取肾方式,优势明显,成果也在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上发表。

邱江教授表示,该手术方式应用于自体肾移植的适应症十分广泛,包括输尿管损伤如脱套伤、狭窄、坏死、缺如、闭锁,肾血管病变如动脉瘤、狭窄等,还适用于肿瘤过大而无法保留肾脏的肾肿瘤等。

【以上内容转自“39健康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如需转载请取得39健康网许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 4126TJ

责任编辑: 4126TJ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