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卵巢癌手术已经半年了,身体状况也挺好的,那我可以恢复性生活了吗?”妇科诊室里,28岁的小筱不太好意思地询问医生。
医生听到这话,笑了笑:“你恢复得挺好,可以适当同房,当初手术留有生育功能,要孩子是没有问题的,但还是建议你多等几年,等身体好了再要孩子也不迟。”
现实中有绝大部分卵巢癌患者和小筱一样,因对卵巢癌不了解而产生很多疑问。那是不是卵巢癌手术后都可以生孩子呢?现在,就让小艾给大家科普下卵巢癌的相关知识。
一、卵巢癌的发病正趋于年轻化!
在全球,每年约有22.5万的女性被确诊为卵巢癌,其中有14万患者死于卵巢癌,由此可见卵巢癌的死亡率很高。而在我国,卵巢癌的发病率也在以每年1.83%的速度增加,并且发病趋势正趋向于年轻化。
卵巢癌的病因很复杂,其发病因素可能是年龄、生育、精神、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为卵巢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加上人们缺乏癌症筛查意识,因此有70%以上的患者在确诊时已经是晚期。但其实,卵巢癌虽然发病隐匿,但并非全无征兆,只是因为症状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或者不够明显而被忽视。
腰酸肚痛:会出现这种症状是因为肿瘤压迫到了腰骶部神经、腹膜,引起腰酸肚痛。
胃肠道症状:女性朋友如果经常感觉到腹胀、便秘、食欲不振,但是在消化科检查后并没有胃肠道疾病,这个时候则要警惕是否有卵巢癌的可能。
肚子异常肿大:肿瘤包块逐渐增大,会导致腹部膨隆。如果有腹部肿胀且持续数天的情况,应当及时就诊,查明病因。
下肢、外阴水肿:肿瘤逐渐增大,会压迫到盆腔静脉,导致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同时增加淋巴管压力,进而导致下肢、外阴出现水肿的情况,严重时还可能出现下肢的血栓。
卵巢癌如果能早期发现,那么患者的5年生存率能够从20%-30%提高至60%-70%,甚至有可能治愈。因此建议广大女性们在日常生活中多留意身体情况,积极防癌,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二、有4类女性,深受卵巢癌“喜爱”
谈起卵巢癌,其实它也会“偏爱”某些特定的人群。
不良的生活习惯:长期抽烟、作息不规律、不运动、精神压力大等因素都会给女性健康带来影响,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会增加患卵巢癌的风险。
未婚未育无哺乳:与已婚已育的女性相比,未婚、未育者患卵巢癌的风险要更高。有相关研究发现,不孕妇女患卵巢癌的几率比已育妇女高1.7倍,且随着其年龄增长而患癌的风险也在提高。
癌症家族性遗传:约有20%的卵巢癌发病跟遗传因素相关,其中80%的患者与遗传性BRCA1/2的基因突变有关。如果家族中有直系亲属携带致病性基因,那么与其相关的一级亲属,例如姐妹,母女等都应该接受BRCA基因突变检测,以明确其未来发生肿瘤的潜在风险。
月经初潮早和绝经晚:月经初潮时间过早的女性,及晚绝经的女性,其患卵巢癌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
以上四类女性在日常更应该多关注自己的卵巢健康,不过也不用过于担忧,给自己带来过分紧张的情绪。但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则应及时就诊,排除风险。
三、卵巢癌治疗后可以性生活?
“卵巢癌患者术后能否过性生活,是许多年轻妈妈关心的问题。”广医三院妇科主任医师生秀杰说,卵巢癌对女性的生活质量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关于能否进行性生活的问题,还要从多方面因素考虑。
如果术后短时间内患者身体比较虚弱,需要恢复期,则不建议进行性生活;如果女性阴道切口需要恢复期,在切口尚未愈合前,也不适宜进行性生活。
另外,女性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会导致雌激素缺失,引起一系列症状,类似于更年期,从而影响性生活。而情绪不良,担心、忧虑等心理因素也会影响术后性生活。
因此,在卵巢癌术后,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病情恢复的情况来进行性生活,也不用担忧性生活会诱使癌症复发,而家人也应该帮助患者重拾对生活的信心。
四、延伸:卵巢囊肿会致癌吗?并不一定
卵巢囊肿是生长在卵巢内的囊形肿块,多发于20-50岁的女性。卵巢囊肿有生理性与病理性之分,如果是绝经后的女性,那么恶性可能更高,需要进行手术切除;要是生理性并且小于5cm的卵巢囊肿,通常会自行消失。
而病理性的卵巢囊肿又分为肿瘤性质和非肿瘤性质,其中肿瘤性质的卵巢囊肿有良性、恶性、交界性这三种。良性卵巢囊肿与交界性卵巢囊肿发生癌变的几率较低,约1%-10%。如果囊肿在短期内迅速长大,那么癌变可能性就比较高。
非肿瘤性质的卵巢囊肿恶变风险较低,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巧克力囊肿,其发病率为10%~15%,且多数为良性,但也不能排除恶变的可能。
总而言之,建议广大女性朋友平时多留意身体的健康,当发现异常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同时日常生活中注意健康饮食,多锻炼身体,提高体质,也要定期做检查,积极防癌。
参考资料:
[1]《身体出现4大症状警惕卵巢癌 卵巢癌防治,请注意3个70%!》.人民网健康.2019.9.6
[2]《卵巢癌女性有了当妈妈的希望!》.北京日报.2015.10.23
[3]《卵巢囊肿是癌吗?需不需要治疗?》.医学界妇产科频道.2020.7.4
【以上内容转自“39健康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如需转载请取得39健康网许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OM2022-06-07 10:2506-07 10:25
TOM2022-06-07 10:2506-07 10:25
TOM2022-06-07 10:2406-07 10:24
TOM2022-06-07 10:2406-07 10:24
TOM2022-06-07 10:2406-07 10:24
TOM2022-06-07 10:2406-07 10:24
TOM2022-06-07 10:2306-07 10:23
TOM2022-06-07 09:4006-07 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