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过去40年,寄生在海洋生物体内的蠕虫数量增加了283倍!你还敢吃刺身吗?

健康 前瞻网 2020-03-21 19:13

 

过去40年,寄生在海洋生物体内的蠕虫数量增加了283倍!你还敢吃刺身吗?

对于大多数习惯熟食的国人来说,第一次的生食体验想必要从一顿刺身开始。

刺身,日语为さしみ,是指将新鲜的鱼贝类生切成片,蘸调味料直接食用的菜品,目前已经成为一道风靡全球的美食。

但是最近的一篇研究结果可能会给很多吃货当头一棒。

3月19日,由华盛顿大学研究团队发表在《全球变化生物学》(Global Change Biology)上一篇题为《It’s a wormy world: Meta‐analysis reveals several decades of change in the global abundance of the parasitic nematodes Anisakis spp. and Pseudoterranova spp. in marine fishes and invertebrates》的论文显示:过去40年,全球范围内寄生在诸如鱼贝等海洋生物体内的蠕虫的数量增长了283倍。

这种蠕虫被称为异尖线虫(Anisakis)或者鲱鱼蠕虫(herring worm),是一类成虫寄生于鲸、海豚、海豹等海栖哺乳动物消化道,幼虫寄生于海栖鱼类的线虫,呈世界性分布。感染人体可引起内脏幼虫移行症,致异尖线虫病。

异尖线虫病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人类由于食入未煮熟的海鱼体内的异尖线虫的活幼虫而引起感染。根据文献资料,全世界已有近30个国家报告人类异尖线虫病病例,总病例超过31000例,而且呈上升趋势。其中日本病例最多,每年新发病例超过2000例,至1996年已达3万余例。

胃肠道异尖线虫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可用纤维胃镜检查并将虫体取出,必要时可手术治疗。

由于人类在食用刺身之前,会有厨师将寄生在鱼贝类体内的蠕虫挑选出来,因此这种寄生虫对人体带来的潜在伤害可能远不及海洋生物。于是上述论文重点关注了异尖线虫数量的激增对海洋生物造成的影响。

华盛顿研究团队通过整理在过去成千上万有关研究异尖线虫的论文,第一次将这些研究结果整合起来研究了全球异尖线虫数量是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

为了作对比,研究人员还搜集了另外一种叫做Pseudoterranova的寄生蠕虫,通过分析他们发现,在1978年至2015年期间,异尖线虫的数量增加了283倍,而Pseudoterranova的数量保持不变。

研究人员表示,这将给海洋生物尤其是哺乳动物带来极高的健康风险。

蠕虫在海洋中孵化后,首先感染小型甲壳类动物,例如居住在海底的虾。当小鱼吃了被感染的甲壳类动物时,蠕虫便转移到它们的体内,之后蠕虫又随着食物链转移到更高级的动物的体内。

这些蠕虫可以在海豚、鲸鱼和海豹等海洋哺乳动物的肠道内进行繁殖,并且可能会在这些物种体内存活长达数年,因此将给它们带来的伤害可见一斑。

关于异尖线虫激增的原因,目前还不甚清楚,不过研究人员猜测可能与同一时期海洋哺乳动物数量的增加有关。因为自1972年《海洋哺乳动物保护法》颁布以来,海洋哺乳动物一直受到高度保护,使得数量大幅增长,这一时间线与异尖线虫增长的时间线正好吻合。

此外,气候变化、化肥等营养物质汇入大海也可能是潜在的原因。

参考资料: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0/03/200319090232.htm

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责任编辑: 3976DBC

责任编辑: 3976DBC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