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血小板不造血是什么病

健康 大众养生网 2018-08-27 19:55

文章导读

血小板对于人体而言十分重要,如果出现血小板减少等情况,那么可能诱发严重的疾病,甚至是大出血。患者去医院检查的时候,基本上都会检查血小板的数量,有的人会问,血小板不造血是什么原因,是什么疾病造成的呢?建议大家出现问题,直接去医院进行检查治疗,下文将介绍下血小板相关信息。

血小板不造血是什么病

 

血小板不造血是什么病

血小板是没有造血的功能的,如果是出现了血小板异常的情况,需要排除是血小板本身的异常还是由于造血功能受到了损害导致的血小板异常的情况,血液系统的局部是容易导致这些症状的,如果是恶性的血液系统疾病,治疗比较麻烦,有可能需要骨髓移植的处理,这个疾病是不会导致猝死的,但是容易出现感染和出血的情况危及生命。

血小板减少症是什么原因所导致的

1、急性型ITP多发生在病毒感染或上呼吸道感染的恢复期,如风疹、麻疹、水痘,腮腺癌等。

患者血清中有较高的抗病毒抗体,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明显增高,故认为是病毒抗原引起的。发病机理可能是包括病毒抗原在内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血小板fc受体或是病毒抗原产生的自身抗体与血小板膜起交叉反应,损伤血小板,并被吞噬细胞所清除。

2、 慢性ITP发病前常无前驱感染史,是由于血小板结构抗原变化引起的自身抗体所致。80%~90%病历有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其中95%为PalgG,2/3为PalgG和PalgM,少数作用为PalgA和pac。抗体直接作用于血小板膜上的糖蛋白,少数作用与Gbib复合物,使血小板寿命缩短和功能改变。其含量与血小板寿命呈负相关,已经证实脾脏是血小板抗体产生的主要场所。

血小板不造血是什么病

 

有哪些常见的血小板类型

血小板来源于骨髓巨核细胞,血小板进入血循环后,约有三分之一贮存在脾脏内。血小板半存活期为3.7~4.0天,衰老和消耗的血小板主要在脾脏内被清除。血小板膜含有多种糖蛋白和受体,受体与相应配体结合后,血小板被激活,形态发生变化,继而发生聚集和颗粒释放等一系列反应。

血小板在止血和凝血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主要作用是粘附、聚集、释放。血小板亦参与凝血过程、血块回缩和血管收缩反应。

血小板正常值是什么

人体一般血小板的正常值的范围是每毫升10到30万,或者是每升血液100到300乘以10的9次方,一般称为100到300。

其实,这只是参考值,人的血小板计数波动还是有的,100以下问题也不大,低于50就要小心了,低于20就要治疗了。

高于400也没有问题,高过500就要查明问题。

血小板不造血是什么病

 

血小板的作用有很多,比如说防止出血、修复血管。太高的话,血的流动性差等,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作用,没有它是不能正常运转的。

 

责任编辑: 3976DBC

责任编辑: 3976DBC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