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自然》:靶向蛋白破坏机制找到了

健康 前瞻网 2020-02-19 14:48

 

《自然》:靶向蛋白破坏机制找到了

真核生物(细胞中含有细胞核的生物)的许多细胞功能都是通过破坏某些蛋白来调节的,而这种靶向蛋白破坏是通过一个称为泛素化的过程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用于破坏的蛋白质被标记为蛋白质泛素。泛素化由E3连接酶辅助,其中一个子集被称为cullin-RING泛素连接酶(CRL),其作用是将泛素从E2结合酶转移到目标蛋白上。

默认情况下,CRL是不活跃的,但当一种名为NEDD8的蛋白质(其序列与泛素类似)附着在CRL2-5的cullin亚基上时,CRL被激活。

这种激活是如何发生的,一直是个谜。直到《自然》杂志近日刊载文章NEDD8 nucleates a multivalent cullin–RING–UBE2D ubiquitin ligation assembly(《NEDD8形成多价cullin-RING-UBE2D泛素连接集合》),报告了使用低温电子显微镜(cryo-EM)技术获得的结构数据,才填补了一些空白。

先前的结构分析表明,NEDD8与cullin蛋白结合虽然增强了泛素和靶向蛋白的效率,但具体机制仍是空白。研究人员的主要目的是,在将泛素转移到目标蛋白的过程中,捕获一个附着在NEDD8上的CRL。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作者们制造了一种由3种成分组成的“tribrid”分子,并使用低温电子显微镜,最终获得了tribrid和β-TRCP组装蛋白质CUL1 SKP1和RBX1时形成的复杂结构数据 (这个结构称为CRL1β-TRCP)。

实验结果相当惊人,其揭示了组成整个复合物的3个模块的精确三维关系:催化模块、激活模块和基质支架模块。3个模块的交互让UBE2D的活性部位与β-TRCP及其靶蛋白更加接近。通过测试,作者发现含有单个突变蛋白的配合物酶活性明显降低,含有2个突变蛋白的配合物出现了更强的协同缺陷,这与作者关于复合物如何起作用的模型一致。

这些新的结构数据可能有助于设计被称为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PROTACs)的药物,其中一些可以将特定的CRL酶转向泛素化,从而破坏酶的自然库之外的、在临床方面有作用的靶点。

参考文献:

[1]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000-y

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责任编辑: 3976DBC

责任编辑: 3976DBC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